发表日期:2025/9/19 19:13:24作者:周梦晨 有203位读者读过
一、指导思想
以《2022 版艺术课程标准》为核心纲领,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与启蒙性,围绕“以乐育美、以美育人”的核心目标。打破“单一技能传授”的传统模式,深化音乐与生活、文化、科技的联结,通过“听-学-练-创”的教学逻辑,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依托团队协作深化教研,在“教-学-评’一体化框架下,探索低中高学段衔接教学策略,让音乐课堂既充满童趣,又蕴含文化底蕴,最终实现“让每个孩子会欣赏、能表现、善创造”的教学愿景。
二、工作目标
1.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通过教研、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2.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生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音乐素养。
3. 丰富校园音乐活动:组织多样化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4. 推进特色课程建设:结合校本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音乐拓展课程(如地方民歌、非遗音乐等)。
5. 深化课题研究:围绕“以美育人”主题,开展针对性课题研究,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成果。
三、工作措施
1.深研课标,明确学段教学重点
分学段解读课标,精准落地要求。按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高年级(5-6年级)分组研读课标:
低年级聚焦“感知与模仿”,重点研究“音准听辨、简单律动”,通过“音阶滑梯游戏、动物叫声模唱”破解“音准偏差”问题;中年级侧重“表现与协作””,探索“简易乐器合奏、多声部律动的教学策略,降低“节奏不协调”难度;高年级深化“创造与传承”,强化“校园歌曲创编、传统音乐融,提升作品的情感表达与文化内涵。通过“课标研讨课+成果展示会”,将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设计,如低年级“音阶闯关游戏”、中年级“铃鼓合奏练习”、高年级“校园生活歌曲创编”。
课标与教材融合,构建分层体系。结合音乐教材单元主题,将课标要求拆解为“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级体系。
2.严抓常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打造趣味课堂,推行“情境导入-实践体验-创意拓展”课堂模式。固定时间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优化教案设计。建立音乐教学资源库(含课件、视频、乐谱等),实现组内资源共享。融合信息技术,运用数字音乐工具提升课堂趣味性。探索“游戏化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模式,设计跨学科主题课程。
同时落实“三备两研”备课制度。做到“备学情、备资源、备活动”,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二次精备”提升质量。完善听课评课机制。
3.赋能教师,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定期组织新课标专题学习与音乐教育理论研讨,系统提升教育理念与学科素养。积极参加市、区级音乐教研活动、专家讲座及线上研修课程.拓宽学术视野。撰写学习心得,沉淀教学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常态化开展校内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活动,通过教学观摩、对比反思,优化教学方法与课堂设计。构建校本教研共同体,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推动教师团队在协作中实现专业能力迭代升级。
四、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 | 工作内容 |
九月 | 教学常规工作:开展开学教学检查,做好开学准备工作,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
十月 | 1. 组内教研课。 |
十一月 | 1. 组内教研课。 |
十二月 | 1. 组内教研课。 |
一月 | 1. 组内教研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