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后台管理
   视频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学教研>>  

历练成长,不负“春华”

发表日期:2020/9/17 13:43:15作者:傅伟炜 有875位读者读过


历练成长,不负“春华”

  陶吴中心小学开展“春华杯”青年教师赛课的评课活动

  9月1415日陶吴中心小学如期开展了“春华杯”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本次活动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语文教研组全体组员的合力协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赛课老师们带着精彩纷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着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听课结束后,学校组织了评课各位老师纷纷谈了自己的听课反思,现总结如下:

一、低年级教师的课堂趣味十足,重视写字指导。

教师的教学设计贴近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各种活动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有理有趣。如黄婕老师教学《拍手歌》时,设计了一个让动物回家的环节,学生把写有动物名字的卡片贴到相应动物的下面,接着带领大家认读,在这种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很快认识了动物名字,认识了本节课中的生字,学得非常轻松快乐。黄园园老师在教学《坐井观天》的时候,在黑板上贴上了一口井的图片,同时让学生把小鸟送到“井沿”上,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明白了“井沿”的意思,同时又拓展了床沿,桌沿,杯沿等词,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在生字教学时,两位老师都教出了生字的情趣,理趣。如黄婕老师在教学“隹”部的字时,应用视频动画,帮助学生了解“隹”的演变过程。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隹是由鸟演变而来,特指短尾巴的鸟。而具有隹字部的字,学生也很快就学会了。黄园园老师则是让学生编顺口溜来识记“渴”和“喝”两个字,将识记生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重视写字指导,规范写好汉字。两位黄老师领着孩子们入眼观察,入心领悟,入笔书写,带着他们从书写正确、书写规范逐步达到书写美观的要求。

二、中高年级的教师的课都关注了单元语文要素。

部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设计了单元单元导语页,老师们在教学的时候都关注到了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如王聪老师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结合第二自然段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爬山虎叶片的连续观察和仔细观察,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落到实处。孟天鸽老师教学《猎人海力布》时,通过小标题概括的形式理清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为后面的复述打基础。刘琳琳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董家良老师的《搭石》重点训练了学生阅读的速度。顾秋艳老师教学《七律·长征》时,以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引入,感受其面的描写。接着圈出诗中五个地点,感受起点的描写,真正落实了本单元要素中引导学生感受点面结合的写法。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重视学生朗读。
   这几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象、生动地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鉴赏语言文字,提供了条件。 如王聪老师通过动画向同学们展示了爬山虎的叶子漾起波纹过程,渲染了课堂气氛,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变得鲜活、直观,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七位老师的课还都重视朗读的指导,从读通,读准,到读出感情,层层深入。 在教学中,刘琳琳老师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激发学生的情感。

当然,课堂上也有一些小遗憾,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能还要再深入一些,虽然关注到了语文要素,但是在落实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等。总之七节课听下来,我们感受到了陶吴小学年轻老师的活力与实力,真是获益良多。参赛老师们都表示,本次赛课、磨课的过程,让她们得到了磨练,在对自己课堂的感悟中慢慢成长起来。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 4468
  • 今天访问: 2413
  • 本月访问: 64328
  • 上月访问: 101174
  • 访问总数: 6027774
  • 会员总数: 132
  • 文章总数: 2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