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5/9/26 11:17:12作者:何小蕾 有164位读者读过
小学语文一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纲领,立足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持续短”的认知特点,聚焦“识字写字、朗读表达”核心素养,通过单周周二三四节课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优化教学设计、解决教学难题,助力学生平稳过渡到语文学习,培养初步的语文兴趣与习惯。
二、工作目标
1. 教学统一:明确学期教学重点(如汉语拼音、常用汉字认读与书写),统一各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及作业设计,确保年级教学进度一致、质量均衡。
2. 能力提升:通过集体研讨,帮助组内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掌握一年级语文教学技巧,如识字游戏设计、课堂常规管理等,提升整体教学能力。
3. 学生发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汉语拼音,认识常用汉字100-150个,能规范书写30-50个,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喜欢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集体备课安排(单周周二三四节课)
1. 备课前准备:提前一周明确备课单元,由1名教师担任主备人,梳理该单元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初步的教学方案(含课件、习题、活动设计),并分享给组内其他教师。
2. 备课中研讨
- 主备人阐述教学设计思路,重点说明识字、朗读、写字等环节的安排及设计意图。
- 组内教师围绕“如何降低学习难度”“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展开讨论,如针对拼音教学,研讨“拼音儿歌创编”“拼音卡片游戏”等具体方法;针对识字教学,分享“字理识字”“生活识字”等实用策略。
- 共同修改完善教学设计,确定最终的教学流程、课堂活动及作业内容,确保方案符合一年级学生学情。
3. 备课后续跟进:由主备人整理研讨成果,形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包;各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微调方案,课后在下次集体备课中反馈教学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常规落实
- 作业设计:集体研讨设计分层作业,基础层以“拼音抄写、汉字认读”为主,提升层以“看图说一句话、亲子共读打卡”为主,避免机械重复,减轻学生负担。
- 质量监测:每月集体商定1次单元小检测内容,检测后共同分析学生错题,找出共性问题(如拼音拼读混淆、汉字笔顺错误),调整后续教学策略。
(三)教研能力提升
- 专题学习:每学期安排2-3次专题学习,如“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技巧”“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分享”,由组内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或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后集体研讨。
- 听评课活动:每学期组织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至少2次,听课后结合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重点评议“课堂活动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四、工作安排表(示例)
时间 集体备课内容 主要任务
第1-2周 学期计划研讨+第一单元备课 明确学期目标,主备人分享第一单元(汉语拼音入门)教学设计,确定拼音教学游戏
第4周(单周)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研讨“声母教学”重难点,设计“声母配对”“看图找声母”等课堂活动
第6周 第一次单元检测分析 分析拼音单元检测结果,针对拼读错误问题,调整后续教学中“拼读练习”的频次与形式
第8周(单周)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聚焦“识字教学”,分享生活识字案例,设计“识字闯关”课堂游戏
... ... ...
五、保障措施
1. 人员分工:明确组长统筹协调工作,每位教师轮流担任主备人,确保备课任务公平分配。
2. 制度保障:严格执行集体备课考勤制度,确保教师按时参与;将集体备课成果与教师教学考核挂钩,提高参与积极性。
3. 资源共享:建立年级语文资源群,及时分享集体备课的课件、教案、习题等资源,方便教师随时查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