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1/4/21 16:20:46作者:崔云 有722位读者读过
认识图形
一、活动方案
时间:2021年4月13日
地点:四楼会议室
内容:分数的意义
上课老师:王思琪老师
活动形式:组内教研课+课后研讨
二、上课过程
王老师通过拆-画-围-找,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画一画”和“找一找”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成一定的表象。
三、研讨过程
课后,教研组对这节课进行深度研讨,新教师以及老教师都积极发言并探讨相关数学问题。
四、其他过程材料
1.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且能够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感受这些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在学习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建立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实物若干。
2.白纸、水彩笔等。
3.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
同学们,老师带来这样一幅画,大家欣赏一下。 图上画的是什么啊?
师出示例题问:小朋友们搭的是什么啊? (生: 城堡)
师:这里面有我们以前就认识的立体图形吗? (生: 有)
请一位学生上台指一指。师告诉学生:三棱柱。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物体来学习新的知识。
1、 画图形。
师:想一想,怎样把自己找到的这个面“请”到作业纸上呢?
请学生说说,怎样做?相机出示课件,示范面法。
师:请用水彩笔画在小纸片上。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贴在黑板上,随意贴。(这里要组织纪律,要求学生画完后把物体轻轻放回桌上。)
你们画出的这么多图形,你能帮忙分类吗?你打算分几类?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图形名称,贴出标准的图形。
师:这四类图形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用你的话说一说。
师小结:回忆刚才认识图形的过程,我们先找到物体上的面,把这些面画下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四种图形都是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闭上眼想想,在你们的小脑袋里把它们画下来。
出示长方体,师摸着面问:老师摸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 长方形)
你们能再找个长方形吗?(生上台指一指.)
师:你还能再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面是长方形。
师引导学生说
2.找图形。
老师给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物体,在桌上每人在积木中选个物体,摸一摸,
是什么物体,你摸的面是什么用么形状?四个人轮流说,说完后轻轻的把物体放在自己的桌子前面。
集体交流时,请一个学生把物体举起,摸着物体的个面告诉大家找到的面是什么形状。
你能找个长方形吗?(生上台指一指.)
师:你还能再我在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面是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7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同学们,能将你们小脑袋里的图形围出来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一钉子板。利用它,我们可以围出图形来。看,老师围了个什么图形?老师 是怎么围的? (把皮筋拉开, 套在钉子上.)
活动前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前后两个同学合作共用块钉子板, 用一根皮筋 国种图形,先想-想图形的特点再动手。比比, 哪些同学围得又快又好!用好后展示,交流,说说是围出的是什么图形?
追问:为什么不能围出圆?
师:老师这里围了一个正方形,谁能帮老师把这个正长方形变成长方形吗?
2、 找生活中的图形。
师:同学们真厉害!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 图形。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上可以找到这些平面图形? (学生举例)
下面请大家来找一找,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大家找到的这些物体面,如果描下来就是这样的图形。(抽象出图形)
3、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3题。
师:图上有四种图形,现在想用颜色把它们区分开来,我们需要几种颜色啊?强调:同一种图形要涂上同一种颜色,并数出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学生完成后,选一个作业展示,集体交流。追问:哪种图形个数最多?哪种图形个数最少?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
2.《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一是画一画,学生通过将立体图形上的面描到纸上从而得到平面图形,这个过程中学生出现了涂色和没涂色的问题,说明我的问题描述不够准确,应该让学生在图形内部涂色,这样既能看的更清楚,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面是怎样的。二是分一分,学生自己找出图形的共同点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很顺利地得到了几种图形的特征,学生清楚地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三是找一找,学生在手上的积木中找哪些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部分重点规范了学生的表述,要求说出哪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的声音不够响亮需要多鼓励。四是围一围,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平面图形,这里我的问题不够准确,应该指出用一根皮筋围一个图形,有几位同学用多根皮筋围一个图形。五是涂一涂,学生给不同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这一部分时间花的比较长,有的小朋友涂色很慢,应该教他们先给正方形涂色,然后涂长方形…这样效率应该会高一些。总的来说,这节课活动比较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不过我的语言应该更活泼生动一些这样更适合低年级学生,同时减少重复学生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大声的重复一遍,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逐渐改善。
3.《认识图形》听课反思
《认识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的内容,本课王老师通过拆-画-围-找,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自主探索、发展学习、不断创新的教学思想,比如: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画一画”和“找一找”的操作活动中,动口、动眼、动手,初步感知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成一定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次,变革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富有思考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比如,让学生在积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同一类积木的某一面凸现出这些面有相同的形状,找出这些面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圆。这样,不仅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这些面的特点,同时也展示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此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亲身经历,从体上抽象出面,再把这些面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加强几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如:让学生从“体”上找“面”,并把它画下来,剪下来,让他们在这一活动中,充分感知到“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特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以说是高潮迭起。课堂教学出现我意想不到的效果:争着回答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形与体的关系,甚至连最调皮的学生也认真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