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21/11/19 8:05:36作者:胡陈 有652位读者读过
商的近似值(2)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有时需要用“去尾”法或“进一”法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取近似值。
2.能根据除数判断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发现并探索其中的规律,熟练地解决相关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商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
1.足球的单价是50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2.若足球的单价是45元,那么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
3.明确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怎样求“商的近似值”。
二、合作探究。(12分钟左右)
1.探究新知
(1)要求“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足球”,就是求什么?
(2)得数应精确到哪一位?为什么?
(3)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是否合理?想一想,合理的近似值应该是几?
2.小组交流。
(1)为什么得数要保留整数?
(2)说说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3.全班交流。
通常情况下,我们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但有时也要根据所求问题的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求得的结果符合实际。
三、练习。(18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重点讨论该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提示:尽管装了13壶还剩1千克油,但这1千克油仍需要1个油壶来装,所以至少需要14个这样的油壶。
2.“练一练”第2题,独立解答后思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否合理?为什么?
提示:由于做13套之后剩下的布不够做1套,所以结果只能是“可以做13套这样的衣服”。
(二)比较练习。
1.练习十三第12题。
先计算,再比较商和被除数的大小,有什么发现?
总结:通过比较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发现,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所得的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所得的商比原来的数大。这里所说的“一个数”不包括0。
2.练习十三第13题。
不计算,直接填写比较符号。
提示:联系上面一题的计算规律进行思考。 如:因为0.9比1小,所以2.07÷0.9的商一定大于2.07。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三第14题。
点拨:(1)运了3次后,余下的橘子怎么办?(2)买了8副球拍后剩下的钱能否再买1副?
2.练习十三第15题。
提示:要求行使100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千瓦时的电,就是求100里面有多少个8.5。
3.练习十三第16题。
提醒:用较大的海洋面积,依次去和较小的海洋面积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归纳:通常情况下,还是应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四)拓展练习。
1.练习十三第17题。
2.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先用计算器计算前4题,发现规律后直接完成后5题,再用计算器计算验证所发现的规律。初步感知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基本特点后自主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如下感想:
1、在试算中发现问题,联系旧知思考。教师有意制造“添0继续除还是除不尽”的矛盾冲突,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探寻取值方法。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教师以同一问题“还要继续除下去吗?”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迷信于书本,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变成了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3、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过程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