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后台管理
   视频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学教研>>教研组>>数学组>>  

2024-2025第二学期陶吴中心小学数学教研活动-5

发表日期:2025/5/23 13:50:35作者:崔云 有99位读者读过


角的初步认识

——陶吴中心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撰稿人:王思琪)

一、活动方案

时间:2025523

地点:一楼多功能室

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上课教师:郑越

活动形式:教研课

一、上课过程

上课伊始,郑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视频通话的小动画快速的将学生拉入了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围绕着快要到来的端午节进行设计,主要分为了三个环节,图形变变变,比美大赛和角王争霸赛在第一个环节中介绍了角的特点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动手指角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角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C:/Users/dell/Desktop/IMG_2567.JPGIMG_2567C:/Users/dell/Desktop/IMG_2570.JPGIMG_2570

 第二个环节主要通过画自己心目中的角,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角这个图形的理解,郑老师通过课件和对应的口诀说明了画角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活动角的活动过程体会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只和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IMG_2572

 课后,数学组的老师给郑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本节课学生互动的环节有些少,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创造角的材料,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研究角的特点。在指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时只让几位同学上台说了,而其他同学没有说,可以以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加深对角的认识。

C:/Users/dell/Desktop/IMG_2575.JPGIMG_2575IMG_2573

二、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识别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在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中,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

2、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铃声响

师:同学们,对方可能有急事,一直打电话,老师接一下 可以吗?

生:好

一、交流导入

同学们好呀,我是图形王国的使者小龙。端午节快到了,图形王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咱班的同学在学校表现特别优秀,国王特地让我邀请大家去参加端午节活动。

师:原来是找你们的电话呀,同学们可真厉害,连图形王国都邀请你们去参加他们的端午节活动了。

那咱们今天就跟着小龙去图形王国凑凑热闹吧

1、认识角

哎,同学们老师要考考你们,端午节是咱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端午节要吃什么吗?

生:粽子

出示粽子图片实物

热情的图形王国不仅给咱们准备了美味可口的粽子,还制作了精美的粽子挂件想要送给大家。

再出示 挂件

师:粽子挂件上可藏着咱们熟悉的图形朋友,你们找到它了吗?

生:三角形

真聪明

师:那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它有三个角

师:接下来三角形要开始变身了,睁大眼睛。

变成什么了

生:角

再变

再变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它确实叫做角,

谁愿意上前面来指一指这个角呢?

生:指

师:同意吗?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个角就是一点,

仔细观察    变身 闪一下

现在还是角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是一点

那你发现了什么

生:角包含一个点,两条直直的线。

师:既然角既包含一个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那谁再来给大家指指角在哪里?

生 指

(课前渗透)

师:看来我们指角时   不仅要指这个点还要指两条线。

2、找角

师:图形王国可真热闹,处处都充满端午节的气氛调皮的角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猜一猜他们藏在哪了?互相小声的说一说。

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那我们周围,有角吗?找一找 并向刚才那样指一指角

指的真标准 看来刚才听的很认真

找得真准 给你点赞  

看来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到了这么多的角朋友,

3、认识角的特征

师:现在我们把它们请下来,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这些角朋友都长的什么样?

生:他们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角都有尖尖的地方,这个尖尖的地方在图形王国里就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表示角时,我们可以像这样画一个小半弧,做一个标记。

我们刚刚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认识了新的图形朋友角,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神奇的角朋友又要变身了,看一看他们现在还是是角吗?

图形变变变这个活动真有意思,我们在这里认识了新朋友角,听说后面的活动更加精彩,咱赶紧跟着小龙去下一个活动比美大赛吧看看吧。

师:

同学们咱们刚刚认识了角朋友,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角的样子,想好了吗

现在我们就把角的样子画下来,让它去参加比美大赛,看谁画得角最漂亮。画的时候记得把各部分名称写下来哦。

学生画角。

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画的角。

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你点赞

角朋友看到大家把它画得这么好,非常开心,它也给自己画了一幅肖像,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画外音

听说角王争霸赛即将开始,咱们跟上小龙的步伐去瞧瞧。

活动要求:

1、玩一玩:让活动角变大或变小。

2、说一说: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让角变大或变小的。

3、想一想: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那接下来

同学们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一条边重合,顶点和顶点重合  看另一条边 开口大的角大

同学们可真厉害,运用重合法比较出了角的大小。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同学们,角王争霸赛进入最后的角逐,红角和蓝角因为谁大谁小争论了起来,红角认为自己的边比蓝角的长,所以自己比蓝角大,但蓝角不服气,说两人一样大,你能想想办法帮他们分辨一下吗?

同学们真厉害,运用刚才发现的重合法,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通过刚才的玩一玩,比一比,辩一辩,我们发现了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全课总结

愉快的时间总是很短暂,通过参加图形王国端午节庆祝活动,你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

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今天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心得朋友角,关于角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再去深入的探究。

三、听课记录

C:/Users/dell/Desktop/IMG_2577.JPGIMG_2577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角,整体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不足。
1. 部分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仍存在误解,需增加重叠比较的练习。
2. 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操作较慢,可提前准备分层材料,提高效率。
3. 数学语言不够严谨,如“尖尖的角”应逐步过渡到“顶点”的科学表述。
改进方向:
1. 设计更多对比练习,强化角的核心特征。
2. 利用动态课件或几何软件,直观演示角的变化规律。
3. 增设“错例辨析”环节,帮助学生修正错误认知。

后续教学需更注重探究活动的深度与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让概念理解更扎实。

、听课反思

角是一个抽象的几何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角, 但是角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不出来,对角的概念模糊不清。结合学情需要,在教学时,郑老师采用“看角、画角、想角”部教学。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角的直观属性,发展空间观念,为 表象的形成打下基础;画——为了使学生感觉后的表象继续存在,形 成正确的图形,要求学生从”看“到”画“的过渡,使角逐渐在学生 的大脑里“成像”;想——帮助学生进行概括表象,根据对角的本质特 征的理解,让学生判断,在得到“是“或者”不是“的回答后,不断 的比较、筛选,最终指向目标图形,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升华;找 ——强化学生的概括表象。通过这步,发展了学生的有序思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力。

1、本节课中,郑老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过程,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展 示与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课堂上郑老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 色、动、静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学认识角时,郑老师通过白板,把图片上的角移下来,再让学生观察角的共同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注重发挥电子白板的交互式使用功能,多次请学生操作,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这节课上,郑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想,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合作伙伴,倾听学生的心声,在关键处启发诱导。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所有环节由教师制成的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连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 尝试、探究过程中获取新知,形成能力。在学法指导上,自己十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 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重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迪,多向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以及数学交流能力。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 4209
  • 今天访问: 4040
  • 本月访问: 26993
  • 上月访问: 123098
  • 访问总数: 6340247
  • 会员总数: 108
  • 文章总数: 2644
  •